兰州化物所中国科学院
 创新文化
 文化活动
 形象标识
 创新理念
 文化副刊
 建所55周年
现在位置:首页 > 创新文化 > 文化副刊
玉泉记事
2010-01-19 | 来源: | 【 】【打印】【关闭

转眼离开北京玉泉路研究生院已经两年多了,恍惚间,一切又如发生在昨天。

难忘那些老师们,课讲得生动,对同学也热情。还记得给我们上纳米化学课程的周克斌老师,我们山东人,没架子,有亲和力,跟我们打成一片,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允许大家与他讨论,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主动权,学生提问打断他的课也不会生气而是予以鼓励,不同的意见总是很谦逊的倾听,不搞权威。选他课的学生也多,毕竟纳米很热。最喜欢的就是每个学期让班里几个同学做PPT,大家自愿报名,我基于爱炫耀的惯性成心要讲,稀里糊涂地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到现在也一直很得意那次在纳米化学上做的报告,而且是在从不拖堂的周老师课上被我拖堂讲完后他带领大家给我鼓了三次掌,当时果真是思路清晰,精力充沛,嗓门够大,气势够足。在这之后,有点膨胀,在随后的材料化学课上准备了其它一些材料“故伎重演”欲要展现一番,却感觉到力不从心,体会到了什么叫“见好就收”和“过犹不及”。这样说自己有一点嘲弄,其实是第二次的时候太高估自己,不像第一次讲报告前曾一遍遍自己试讲过几十次,搜索整理资料要超过报告内容的十倍。这两次报告也让我重新体会了“付出就有收获”和“大意失荆州”。还想说的是,这样报告的形式对大家拓宽知识面、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学期结束周老师跟大家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说了好多激励和共勉的话,虽然现在记不起什么,当时的那份感动此时却又再次弥散胸腔。

很庆幸还结识了好多其它科研单位的同学。最值得珍惜的莫过于孟庆杰,山西煤化所的女生,选了同样的课而结识,她对人热情,真诚。就我而言,年龄大了就不那么容易付出了,也明明知道一年时间太短不想交什么朋友了,从她身上,我学到了敢于付出。付出到让我不敢相信,在那个时候我没有认为她应该那样对我,她做到了,我一下子被征服。其实也没什么,她找了份家教,说要用做家教的钱给我买好吃的,我当个笑话答应着,却在拿到家教工资的某个周末,她买了生菜,小葱,西瓜,在宿舍里洗干净,还有酱,到宿舍找我,我受宠若惊,我们一起拿到食堂拣了最靠里的一张餐桌去吃,我虽是大葱的盛产地章丘人氏,却是很不喜欢吃葱,几乎是不碰的,但因为感动,也津津有味吃了起来,周围的同学朝我们看,好像还是很羡慕的,我觉得很开心。妹妹去北京找我玩,她知道后去超市买了一大包好吃的送到宿舍;我先生去北京看我,她执意给我们买雪糕,丢下就走,好几块钱一个,我知道她也未必舍得吃。她的诸多好我历历在目,对我像姐姐对妹妹般照顾,也像妹妹对姐姐般信任。陌生的两个人一下子成了朋友,归功于她,验证了一句话“人心换人心”,也让有些冷漠的我变得不再自私。临分别,她送我走,也许是因为还有同所里好几个送行的人,没觉得多难过,上了公交车转念一想,才记起唯独跟孟庆杰不知何日能再见面,禁不住一阵心酸,不敢往窗外看她了。现在分开两年了,远了,联系的也少了,有时候好几个月也不会打个电话,偶尔打电话聊起来就像从来没有分开过,不会去想哪句话说得不技巧就把她得罪了。这种朋友就是这样,你不会觉得因为想见就会像对恋人那样买上火车票不顾一切奔赴而去了,对于金钱和时间一样紧张的我们,可能远远地想一想就够了,再见时没有隔阂就够了。

再就是最后小学期研究生院开了一个“现代文学讲座”的课程,一共三次课,每次一个下午,对于一个本来就喜欢文字的理科生来讲,又可以赚两个学分,自然是欣然前往。三次课程分别讲了“口述历史-老舍之死”、“二战时期的战地记者-萧乾”和“你是我人间的四月天-徐志摩”,那也算是在玉泉路上的最开心和最难忘的课了。课程完成很久以后才知道给我们讲课的傅光明老师竟然来头蛮大,曾经主持过多期“百家讲坛”,再一回味,傅老师确实知识渊博,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融会贯通娓娓道来,真是引人入胜,如同在跟你聊天,随性自然,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不知不觉该讲的就讲完了,竟然没有废话。还记得在他第一次课上说到激昂处被一阵手机铃声打断,他停下来不讲话,过了有几秒,他说以后大家请把手机调到静音,并象征性的看了看自己的手机,轻描淡写,却不容置疑。他讲课最大的特点应该就是他只是在讲,没有强迫你听;他只是在阐述他的观点,不需要你认同。最有感触的还是他的口述史观点,记不得他的原话,后来在中国艺术批评中看到了异曲同工的句子,摘录如下:“事实存在时的原来模样已不复存在;它的还原是不可能的。”听他的课,最大的感触就是,理科生和文科生说起话来还是有差距的,理科生可能条理更清却技巧不浓,但是技巧若露了痕迹则更会无趣。现在想来,研究生院多开一些类似的人文课程还是很有必要的,就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都要抓,都要硬。

 我喜欢上的课多在人文楼。人文楼前面有郭沫若先生的雕像,我还曾在那与郭先生合过影,雕像的对面有一片小树林,足够小,但是对于房价暴涨的北京而言,校园里有片绿地真是不错了。小树林里有几个石凳,还记得有那么几个黄昏,我翻出高中时代收集整理的诗篇和优美的文字,坐在石凳上细细地看,有时候还会读出声来,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高中那个清涩的小姑娘时代,仿佛周围的一切的喧嚣都不存在了,有的只是我和我的文字。

玉泉路的文体活动也很多,诸如讲座、读书节、周末舞会、五月的鲜花,各种比赛层出不穷,络绎不绝。校园的运动场地也不算少,晚上结队锻炼身体的人也三五成群,轰轰烈烈。

 食堂的饭算不上贵,这一点来到兰州才体会到,食堂里菜色也丰富,种类很齐全,我记得因经常去问师傅茴香的包子有没有而被记住,那里的土豆片炒油菜也蛮好吃。

 一去想那么多事情都在眼前了,又忽然怅然若失。与那些老师,上完课就很少见到了,来兰州后就更不会联系了;跟孟庆杰,再不会一块上课一起备考了。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很淡很浅,也可以很深很沉,只是有时候没时间去经营了。

在玉泉路待了一年就回到了所里,开始了忙碌紧张的实验生活。有时候,看玉泉校园的照片,感觉那时候还很年轻,整天上课也没什么压力,像在大学时代,无忧无虑。写完了,感觉好久以前的事,回过头来读一读,就像耄耋老人写他的童年,原来有那么多怀念和不会忘记。那些老师,同学,校园里的格局和路,管理宿舍楼的老乡师傅,课上回答问题的踊跃心情,准备考试的忙碌拼命,会一下子历历在目。怀念过去的时候就会想哭,因为太真实。

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地过,不是写征稿也不会忆起从前,忆起来的时候才知道经历的纯朴,就像在多年以后的每一个日子里那样,如果一定要我记起玉泉,我记得清清楚楚。(作者:刘盈  中国科学院"60年中华科学情"网络征文参赛作品)

 

 

评 论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办公室 承制 版权所有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地址 Add:中国・兰州天水中路18号 邮编 P.C.:730000
E-Mail:webeditor@licp.cas.cn  陇ICP备05000312号  Best view 1024*768 IE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