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化物所中国科学院
 创新文化
 文化活动
 形象标识
 创新理念
 文化副刊
 建所55周年
现在位置:首页 > 创新文化 > 文化副刊
关于创新及其文化的几点思考
2010-10-30 | 来源: | 【 】【打印】【关闭

摘要 

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创新及其文化”一词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本文将围绕对“创新及其文化”的理解,一是如何理解“创新”, 怎样理解创新能力,怎样理解创新是理念与责任,为什么我们要把科学研究凝练到“创新”上, 并将其提升为科学工作者当下的理念?二是“创新”需要什么样的支撑,怎样才能达到和实现创新的目标,建设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三是关于创新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提出几点思考。

一、关于对创新的理解

(一)怎样理解创新?以下有几种对“创新“的解释:创新是“抛弃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人的激情和进取精神的体现”;创新是“思想和行为的全新方式”;创新是“不做重复者”;创新是“无中生有、独辟溪径、别开生面”;创新是古人所说的“日新之为盛德,生生之为易”或“天地之大德曰生”;创新是“社会的、系统的、整体的支持”;创新是“十年磨一剑”;创新是“灵机一动的点子”;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永葆生机的源泉”。显而易见,从古到今,人类对创新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那就是——“推陈出新,充满生机”,这是创新的要义,也是创新的本质所在。

(二)怎样理解创新能力?创新是综合因素的动态过程,从科学研究的层面上说,创新是智慧和实践的过程,换言之,创新是一种能力的过程。以下有几种对创新能力的解释:创新能力是“解放思想,发挥潜能”;是“将人性的自由同知识熔为一体”;是“人皆有之的”;也是人类“意会知识*”在实践中的“独特体现”等等。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尽情发挥。从理论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能力,大到惊天动地的创新,小到“鸡毛蒜皮”式的创新,都能为社会进步和民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是范围和程度不一样,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的大小而言。创新是人类智慧所特有的特征,是社会发展和进步不竭的动力。创新的魅力在于原创性和崭新性,其中包括原创性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性。

当我们理解创新的时候,我们应认识和掌握创新的规律。早在2000年9月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路甬祥院长代表中国科学院就什么是创新,梳理出了八个方面的规律,这对我们科研创新及其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是创新要有——挑战传统理论的自信与勇气;

二是创新要有——敏锐观察和独具创意的实验;

三是创新要充分利用——新的科学仪器和装置的发明;

四是创新要具备——良好基础和前沿交叉性研究;

五是创新要——创造性的应用数学与计算工具;

六是创新要——对已有知识的科学整理和发掘;

七是创新要有——良好氛围和高水平的科研基地;

八是创新要有——相应的创新体制和科学管理。

由此可见,我们不难理解从诺贝尔奖到重大自然科学的发现,从创新的自信与勇气到具体的科学实验,从充分利用现有科学手段的应用到知识与积累的并用,从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到基地建设,从科研体制创新到创新的科学管理,无疑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直观的“创新家园”,值得我们学习和体会。

(三)怎样理解创新是理念与责任

认识创新,勇于创新,是当今科技工作者的理念和责任。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能否保存持续不断的创新,已经是衡量一个研究所仍至一名科技工作者能力的标准,同时也是关系到一个研究所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要深刻的理解创新和认识创新,不能只把创新挂在口头上,要把创新的意识贯穿在整个科研活动实践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为本,凝练出新”。

二、关于创新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关于什么是创新文化,许多人都想得到一个明确的概念,似乎一提到创新文化,就能得到一个直观的答案,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同样也不符合不断深化中的创新实践过程。从理论上讲,创新文化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范畴。广义的创新文化是目标在综合条件下的显化。狭义的创新文化是目标前提下所采取的手段。我认为创新文化应该有继承,也有扬弃;有理论,也有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所以要研究创新文化,主动发现和认识其中的规律,并积极实践。从实践上讲,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定有其承担的载体。

中科院建院60年来,为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文化的传承。特别是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按照创新“三性贡献”的要求,紧扣国家经济发展的主题,从目标的凝练,机制的转换,社会的责任等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令世人瞩目。创新文化作为创新过程中综合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包含着历史的传承、观念的因素、人才的使用、机制的创新、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等诸多因素。我认为以下九个方面的因素,是创新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

1、精神的因素。纵观科学院的发展历程,有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那就是浓缩着几代科学院人拼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根深蒂固的植根在科学院人的精神世界中,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创新环境下,这种精神仍将是我们的主导和引领,也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2、观念的因素。观念反映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面对快速发展的环境,尤其是科学技术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观念更新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观念封闭在一个与世无争的环境中,我们的科技创新将是无本之源。所以,思想是否解放、观念是否更新、将对创新及其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3、人才的因素。人是创新文化建设实践者,也是科研创新成败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人尽所能”,是创新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树立育才、用才、爱才的人才观,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

4、机制的因素。建立符合创新所需的运行机制,突破传统和不利于创新的旧机制,把创新引入一个充满活力的机制,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5、效益的因素。科学事业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科研和创新实践中追求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目标是至上的。任何无效益的投入和浪费,将是科研和创新工作之大忌。所以,效益的因素,将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6、环境的因素。营造一个适合创新和科研工作的良好环境,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需要包括人文、科研、创新条件,以及园区在内的各种环境支持,为创新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7、领导者的因素。创新目标确立之后,领导者和带头人就是决定的因素。所以,提高领导者和带头人的统领能力,沿着确定的目标,使创新和科研工作取得成效,就显得十分重要。创新实践表明,一支优秀队伍,必然要有一支集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和管理到位的“领导者群体”,这是创新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

8、管理的因素。建立健全科学和规范的管理方式,使创新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宏观管理方面,要进行目标管理;在微观管理方面,要善于创造新的管理方法,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既是创新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是对创新文化建设的极大丰富。

9、分配的因素。建立激励的分配政策,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在科研和创新中,只讲奉献,不讲利益,或者只注重利益,轻视奉献,都不符合改革和创新的要求。所以,创新文化的建设要体现两者的相辅相承,使创新和奉献、利益和分配始终相伴相随。

创新永远是人类获得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路径,所以说,创新及其文化也永远没有“句号”。在探讨创新及其文化的时候,更多的应将客观和主观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科学和社会结合起来,生存和发展结合起来,从而来凝练我们的创新目标,实现我们的创新目标,形成和发展我们的创新文化,为建设有科学院特色的创新及其文化而努力。(芦军  段立斌)

注释:*意会知识是知识传播的方式之一,系指不可言传的个人经验型知识。

评 论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办公室 承制 版权所有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地址 Add:中国・兰州天水中路18号 邮编 P.C.:730000
E-Mail:webeditor@licp.cas.cn  陇ICP备05000312号  Best view 1024*768 IE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