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更多中国青少年走进科研院所感受科学魅力

  新华社兰州5月20日电(记者张文静)“好神奇,溶液变成一块‘魔术蛋糕’了。”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化楼前的一处空地上,工作人员的“科技魔法”令在场的中小学生不断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他们取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反应器,放在一起构成同心圆,每层都注入适量过氧化氢和洗洁精混合液,再加入不同颜色的色浆,接着从里到外加入催化剂。“魔法药水”一加,绚丽的化学“蛋糕”不断膨胀。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工作人员为参观者示范“魔术蛋糕”做法。新华社记者张文静 摄 

  5月18日至19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在全国百余个院属单位举办。地处甘肃省兰州市的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同时向公众开放。

  从体验科学互动小实验到聆听“科学大咖”的科普报告,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围观。截至19日上午,就有约2500人参观了该研究所。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兰州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学生孙嘉琪体验了“魔术蛋糕”和“摩擦起电”等科学小实验。“爸爸,我以后也要当科学家。”见证了科学的奇迹后,孙嘉琪激动地告诉身旁的爸爸。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工作人员为科技“小粉丝”指导科学小实验。新华社记者张文静 摄 

  中科院院士、兰州化物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维民通过讲解摩擦润滑中的科学与技术,使中小学生认识到科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科学家就是不断地给自己‘找麻烦’,再想办法解决,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这就是科学的魅力。”刘维民说。

  和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一样,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也敞开科学殿堂的大门,向普通民众开放。这所中国专门从事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重大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在冰川、冻土、沙漠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引领地位。

  18日至19日,该研究机构不仅开放了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而且举办了祁连山生态保护、全球变暖与冰川冻土等多场科普报告。

  20多名武汉外国语学校中学生在学校组织下,专门从武汉来到兰州,触摸真实的“科学大院”。该校带队老师周丹丹告诉记者,在双方共同合作下,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已成为武汉外国语学校的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这是学校第四次组织学生到该研究院参观学习,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地理学习中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

  武汉外国语学校学生李雨霏带着对科学的憧憬与中科院院士、冻土研究领域专家赖远明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她兴奋地说:“以前都是从课本中了解冻土等地理知识,而现在跟着‘科学大咖’一起探寻青藏铁路铁轨下的冻土故事,很多生涩难懂的知识突然变得简单起来,似乎自己开窍了。”

  

   中科院院士赖远明(前排)为科技“小粉丝”讲解。受访者供图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岳晓介绍,近年来,在公众科学日举办期间,赴该所参观的人数不断增多,除了学校集中组织,更多的是家长陪同孩子前来学习和体验。不到两天,该机构已接待了上千人。这说明学校和家长日益重视对孩子科学素养的培养,希望将科技的种子播撒到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萌芽”。

  岳晓说:“我们不仅期待能够通过类似的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也希望他们能够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西部科技工作者身上领悟科学精神。”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