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个人简介 学术成就 获奖荣誉 学术活动 媒体报道 图片集锦 English Vers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科技日报】“牢记国家的需求非常要紧”
——访2011年国际摩擦学金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
日期:2012-03-31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教授(右)从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手中接过世界摩擦学领域最高奖——2011年国际摩擦学金奖奖章。(记者 华凌摄)

2月27日,当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教授微笑着从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勋爵手中接过世界摩擦学领域最高奖——纯金打造的2011年国际摩擦学金奖奖章时,全场来自中国摩擦学界的专家学者报以热烈的掌声。该奖项由国际摩擦学理事会遴选,英国机械工程学会负责,每年奖励一位在全球摩擦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此次是该奖设立四十年以来,中国科学家首次摘冠。科技日报记者近日对薛群基院士进行了专访。

“国际一流摩擦学实验室”

摩擦学(Tribology)这门科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薛院士解释道:“假如没有摩擦,我们在地板上就无法站立;但是如果摩擦太大我们将寸步难行,所以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摩擦学研究、教育和应用的世界会怎样。摩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摩擦与磨损会使材料失效,润滑就是降低摩擦、减少磨损的主要技术和手段。我所从事的相关研究就是制造出新型润滑材料以降低摩擦、减小磨损,保护机械设备相互接触、相对运动的表面。”

他接着说:“摩擦学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产品质量、人类健康、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材料等。其效应是巨大的,世界经合组织(OECD)的报告在上世纪就提出,摩擦损失了世界一次性能源的三分之一,润滑材料可减少这种损失,在经济、环保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与国际同行相比,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优势体现在哪里?”记者问。

薛院士说:“我们的优势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国家目标非常明确。国外专家来实验室参观时,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是‘国际一流摩擦学实验室’。去年我国摩擦学研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接近2000篇,居世界第二,仅排在美国之后。我所在的研究团队在聚合物摩擦学、陶瓷磨损与润滑、纳米材料和摩擦学、添加剂摩擦化学和新型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等方面形成了特色。”

“带动和引领作用”

1942年11月28日,薛群基出生于山东沂蒙山区。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考入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润滑材料专家陈绍澧先生。1980年到1982年,薛群基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当再加一年即可拿到博士学位时,接到研究所让其回国承担重点项目的电报。这时,他毅然选择回国担负重任。

上世纪80年代初建的实验室十分简陋,仅100多平方米;人力也有限,只有12个人;科研经费更是稀缺。薛院士打趣地说:“兰州这个地方在很多方面比沿海地区落后,但在环境上没那么多诱惑反倒更利于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潜心于科研。”

他带领团队瞄准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需要,牢牢把握这一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结合兰州化物所已有的工作基础,确定并实施了三项措施:明确以材料的摩擦化学为主攻方向;提出将研究成果迅速向应用转移的发展战略;争取中科院和科技部的支持,创建“固体润滑开放实验室”(后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时任中科院院长的路甬祥教授2005年6月到兰州化物所视察时,曾称赞该实验室研究工作在国内该领域起到了“带动和引领作用”。

2008年中国工程院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年,在8个工业领域由于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约9500亿人民币。如果有效应用摩擦学研究成果,可节省其中的三分之一。

目前,薛院士正带领团队致力于将摩擦学的研究推广到民用领域,如汽车、电器等先进制造业,用新型润滑材料降低汽车摩擦损失,延长家用电器使用寿命。同时,他正在组织应用于海洋环境中的新型润滑和防护材料的研究工作。

“和蔼可亲的‘严’师”

薛院士先后培养博士毕业生60多名,而指导的中青年学者已有30位晋升为研究员或教授,其中有的还担任了大学、研究所或实验室的负责人,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团队。

平时与薛院士相处,学生们感到他总是面带笑容、为人谦和可亲,但在学术研究方面他可是出了名的严格。私下里,有些学生称他为“和蔼可亲的‘严’师”。

他常常用这样的观念教育学生,一个人大学、硕士、博士所学的都不足以应付今后几十年来自科学技术上的挑战,惟有不断学习,善于捕捉新的知识,才能保持在前沿上;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思考要比写一篇论文还重要;如果有人质疑你的学术观点,一定要吸收问题中合理的部分,这样才可以吸收不同学科的营养;做学问像做人一样要有包容之心。他说:“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有机会也去听硕士生的学术报告。人家可能花了1个月完成的学术报告,而你花了20分钟就听到,是占了很大便宜啊。”

2002年,他将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的20万港元全部捐给兰州化物所设立青年创新奖励基金,为广大青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技价值观树立了榜样。他语重心长地寄语:“希望年轻人进一步发展摩擦学这个领域,同时在成长学习中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一定要牢记国家的需求,这个非常要紧。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成果转化,说到底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这个追求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责任和良心。国家培养了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领域中为国家做出贡献。”(记者 华凌)

原载于《科技日报》(2012-3-24 二版)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办公室 承制 版权所有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地址 Add:中国 兰州天水中路18号 邮编 P.C.:730000
E-Mail:webeditor@licp.cas.cn  陇ICP备05000312号  Best view 1024*768 IE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