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科技报】为药物的活性物质插上科技翅膀——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新异

  “我将努力了解西北特色的植物资源,探究其中能发挥功效的活性物质,明晰其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和靶点,从而打通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应用开发的‘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为西北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黄新异在学习了习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精神以后掷地有声地说。

  作为一位研究天然药物多组分复杂体系分离、分析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科研工作者,黄新异自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就从未停下他的脚步,马铃薯、棘豆、油橄榄……他和农作物打交道,和企业打交道,为的就是实现我省特色植物资源及其副产物高值化的开发利用,以此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确定研究方向,

  从高原棘豆中提取分离苦马豆素

  1998年到2005年黄新异在兰州理工大学完成了本、硕学业,毕业后他来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他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跟随老师从棘豆中提取分离苦马豆素。

  苦马豆素既可以抑制肿瘤,又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但是苦马豆素来源有限,价格昂贵,无论人工合成还是从自然界产物中提取,都存在一定困难,这也从根本上局限了以苦马豆素为有效成分的新药开发。

  棘豆生长在人烟稀少的山地地区,为了采集棘豆样本,黄新异和团队成员顶着紫外线、忍受着高原反应跋涉在山里。经过多年的坚持,团队终于从甘肃棘豆中分离出高纯度的苦马豆素(含量>95%),并突破了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

  “立足甘肃,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这个理念在黄新异的心里很坚定。“我们甘肃有那么多的特色植物资源,将其中具有重要营养和医药价值的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可以创造出很大的产值,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关键技术作为突破口,重点开展植物有效成分分离分析新材料和新方法研究。”黄新异说。

  科研成果转化,

  提升了我省油橄榄产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针对甘肃特色油橄榄种植加工产业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黄新异开展了系列研究。

  他以从油橄榄叶中筛选具有降糖功能的活性部位为目标,开发了油橄榄叶中降血糖活性部位的制备工艺,并以其为原料开展了降血糖天然药物新药的研发,该项工作得到国家新药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

  油橄榄果渣曾经被农户当作肥料堆在地里。这在黄新异看来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为果渣中所含的山楂酸和齐墩果酸具有重要药用价值。据此,他研发了可规模化同步制备山楂酸和齐墩果酸的新方法,解决了传统提取方法溶剂消耗大、成本高的关键技术问题,现在,该技术已应用到相关企业。

  “油橄榄中具有降脂、抗氧化功能的羟基酪醇活性物,我们以此为目标,建立了从油橄榄榨油废水中分离羟基酪醇部位的制备工艺,并以其为原料,成功开发出具有显著降血脂、抗氧化作用的功能产品——橄榄茶珍,该产品已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并由合作企业投入生产销售。”黄新异对于油橄榄的研究和开发让陇南的种植户高兴了起来。

  功能性橄榄油、冲调饮料、压片糖果……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油橄榄产业的转型升级。并通过技术辐射,提升了我省油橄榄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农户收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黄新异也被甘肃省科技厅认定为首批省级科技特派员。“油橄榄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荣获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

  黄新异还依托HSCCC和HPLC技术,重点针对我省枸杞、棘豆、锁阳等特色植物资源,开展天然产物多组分复杂体系中活性物质的在线快速筛选制备方法学研究,并成功从中分离制备了具有降糖、抗肿瘤、抗氧化等活性的部位和化合物。

  博士生巩媛说:“黄老师的这些研究为探明药物的活性物质基础奠定了基础,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专家简介

  黄新异 1980年出生,甘肃临洮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先后获得甘肃省“留学归国人员择优”、“陇原创新创业”人才称号,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等各类项目1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他科技奖3项;制订甘肃省中藏药材标准2项;授权专利9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SAro0JhIiKNFd9p7Su8lg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