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在中国科学院在甘科研院所调研。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3月27日在中国科学院在甘科研院所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胸怀“国之大者” ,坚持“四个面向” ,牢牢扎根西部,不断深化院省合作,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希望中科院在甘科研院所依托人才、资源等优势,引导和驱动更多优质创新要素聚集甘肃,围绕落实...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清洁能源材料与节能降碳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传统降温方法(如空调系统等)能源消耗大,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显著提升,严重阻碍“双碳”目标的实现。辐射制冷作为一种零能耗、零污染的制冷技术,为可持续碳中和提供了新的机会。该技术利用宽光谱选择性精准调控,通过针对性优化光学结构满足多场景制冷需求,最终实现可持续无源制冷目标。该工作得到了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甘肃...
液体润滑剂在苛刻工作环境中的润滑功能会逐渐失效,而固体润滑剂在磨损后难以及时修复和快速补充。因此,亟需研发兼具液体润滑剂和固体润滑剂优势的新型润滑材料,以满足当前对润滑材料多功能、高性能及多工况适用性的迫切需求。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润滑材料课题组系统开展了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 MXene )无溶剂共价型纳米流体的设计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上述工作得到...
超润滑( Superlubricity )是指摩擦系数小于0.01时的润滑状态。超润滑技术的发展可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和经济损失,同时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超润滑状态的实现仍需较长的磨合期,长时间的磨合使摩擦副在未达到超润滑状态时就可能已发生了严重磨损。因此,如何设计具备超短磨合期的超润滑材料成为该领域的技术难题。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甘肃省重...
空泡溃灭释放的高速高压微射流、冲击波和高温等多重物理作用对材料壁面造成的空蚀问题已成为船舰推进器、航空发动机燃油泵以及水轮机组等过流部件的“癌症” ,给相关装备安全运行带来重大隐患,因其破坏机制极为复杂,目前仍缺少有效解决方案。其中,空泡溃灭释放的高温对材料表面有无明显作用至今存在争议,严重影响了空蚀机制的准确揭示及抗空蚀材料的研制。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