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苑党建】躬先表率 润物无声——读《陈绍澧先生文选》有感

    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同时又变革自身的伟大事业,而科学家则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心关怀我国科技事业和广大科学家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他强调,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科学家群体的殷切期望,而要激励和引导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真正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就必须重视科学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最近,本人有幸拜读了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学科创始人陈绍澧先生的文选,对陈教授的个人事迹及学术成就有了一定了解,从中深刻体会到了老一辈科学家那种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以及克服艰苦的科研条件完成国家任务、勇攀学术高峰的无畏精神。

  学有所成 科学报国

  1950年9月,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旧金山市起程的威尔逊总统号邮轮载着至少128位中国留学人员回国,这是上世纪50年代初留美回国潮中同船回国人数最多的一次航班。这次航班,给新生的中国带回来一大批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未来之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现代科技发展进程,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学人。其中,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1948年于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1950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毕业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的陈绍澧先生,同众多的留学青年一样,怀着满腔热情,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与工作环境,刚一毕业就立即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投身于新中国的科研事业。陈绍澧先生在国外师从爱荷华州立大学的阿诺德教授从事浸出制油领域的研究,回国后不久即利用其硕士期间的研究工作帮助我国落后的油脂成产工业设计和建成了首套连续浸出油脂制备设备。随后,陈绍澧先生并没有继续从事他在国外所学的“油脂工业”专业,而是服从新中国国防科研工业的迫切需要,来到中科院石油所和兰州化物所,投身于润滑油脂的制备科学、胶体化学、物理化学特性、微结构和润滑性质等领域的研究,开创了我国润滑油脂、固体润滑和摩擦化学等相关学科。

  追求真理 永攀高峰

  投身于润滑领域的研究以后,面对国内薄弱的科研基础,陈绍澧先生迎难而上、勇于探索,取得了众多开创性成果,先后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观点。在润滑油脂领域,陈绍澧先生系统研究了润滑油脂的分散特征,提出了润滑油脂的油(分散介质、连续相)和皂凝胶粒子(分散相、不连续)的两相结构分散体系;研究了皂—油凝胶粒子内部的油和作为分散介质的油之间的异同与转化关系;研究了润滑脂的胶体性质、机械稳定性和润滑特性同皂油凝胶粒子、内部油和介质油之间影响规律及转换机制。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推进了新中国在润滑脂基础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为我国基础与国防工业急需的润滑脂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陈绍澧先生于1957年出版我国第一部与润滑脂相关的专业著作——《润滑脂》。

  在响应国家基础工业与国防工业重大需求的同时,陈绍澧先生高瞻远瞩,针对当时国际摩擦磨损与润滑研究的现状和宇航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很高的科学预见性及时而果断地在我国开创了固体润滑研究的新领域。通过对二硫化钼、石墨、聚四氟乙烯等固体润滑材料理化性能、润滑行为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研究,陈绍澧先生领导的研究组在全温域无机固体润滑剂领域获得了许多新颖而有重要意义的成果。他开创和培养建立起来的科研队伍,在后来的研究岁月里,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先后研制出数十种能满足航空航天及其他苛刻工况条件下使用的固体润滑材料。这些润滑材料在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和导弹发射装置直到如今的各类卫星和导弹上均获得了成功应用,多项成果获得了国家和院部级奖励,为我国宇航工业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他开创的特种润滑材料研究已成长为中国科学院有特色、有影响的重点学科之一,这一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开放研究实验室也成为我国润滑材料研究的基地和国际摩擦学研究学术交流的中心之一。

  传道授业 薪火相传

  陈绍澧先生在研究工作中,不仅以身作则、呕心沥血,而且热情、耐心地培养人才,鼓励和提倡不同学术见解的交流和争鸣。他领导的研究集体所形成的浓厚的学术气氛和严谨的科研作风为同事们所称道,并成为后来者学习的榜样。当年跟随他从事润滑学科研究的年轻科技骨干,已有10余位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其中他亲自指导培养的研究生薛群基研究员,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如今,每当兰州化物所润滑材料学科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时,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深深缅怀陈绍澧这位学科奠基人。

  人们敬仰老一辈科学家,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年迈之际,依然竭尽所能地为科研事业发光发热,更因为他们在青年时代,放弃物质享受和安定的生活机会,在最美的青春投身于一条充满艰险、前途未卜的奋斗之路。当代科研工作者的生活条件、成长经历与老一辈科学家截然不同,不必在“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开展科研工作,但是,那种在科研创新工作中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科学家精神,那种面对祖国的需要、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对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仍然适用。让我们继续发扬光大科学家精神,推动我国科技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步迈向世界科技强国行列。

  (作者系兰州化物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